首页「利澳注册_生态农业有限公司
首页「利澳注册_生态农业有限公司
全站搜索
栏目导航
新闻详情
第二节 施肥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24-05-20 01:58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摘要:第二节 施肥,1.种类:吴旗农家肥料主要有厩肥、人粪尿、草木灰、堆积青肥和杂土肥等。 2.施用技术:70年代前,主要使用农家肥,在施用上一般随种子一块穴施或犁沟施于地里。

  第二节 施肥,1.种类:吴旗农家肥料主要有厩肥、人粪尿、草木灰、堆积青肥和杂土肥等。

  2.施用技术:70年代前,主要使用农家肥,在施用上一般随种子一块穴施或犁沟施于地里。每亩通常施用200~400公斤。川台地在播种时,多将肥料撒铺开,然后翻埋下种。70年代后期,随着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,尤其是实行“两法”种田以来,使得农家肥在施用技术上有所改善,主要采取以地定产,以产定肥,结合化学肥料,实行开沟施肥、下籽一条龙的办法。一般垄沟田每亩施农家肥1500~2500公斤,山地水平沟田每亩施农家肥500公斤左右。

  吴旗县从50年代初开始施用化学肥料,到1989年,主要使用以下 利澳登陆几种化学肥料:硝酸铵、碳酸氢铵、尿素、磷酸二铵、磷亚二氢钾、美国三料磷肥、5406菌肥、微肥等。

  50年代初期,吴旗县始使用化肥。但因当时农业生产技术落后,群众对化肥作用尚未认识,也无经验,使其未能得到重视,甚至抵制。

  从1956年开始,上级部门对使用化肥采取强制手段,由下乡干部负责包点施用。但当时群众宁愿白花钱,也不愿往地里施。下乡干部亲自将化肥背到田里,强行施入。有些地方当干部不在场时,群众便偷偷将化肥倒入河里或沟渠里。

  60年代初,有关部门针对上述情况,选择了当时较能接受农业生产先进技术的城关公社金佛坪大队、刘渠子大队、周湾公社阳洼大队、楼房坪公社韩台大队为重点,派专人负责,长期蹲点,给社员讲化肥的作用和施用技术,并亲自搞试验,与不施化肥的田块进行长势和产量对比,逐渐地使一些社员尝到了化肥的甜头,才自觉地开始使用化肥。这样以点带面,不断扩大,到1980年,化肥在全县普遍推广使用。1983年以来,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大,供不应求。1989年,全县共调入4568吨化肥,比1955年增长了877倍。

  1970年以前,化肥在吴旗县使用量很小,基本上没有统计数字。所调拨化肥大多被在吴旗工作的外地干部反买回去。1970年化肥使用量始有统计,此年化肥用量为192.5吨,以后逐年增加。1978年使用量增至1305吨,1980年为1737吨,1984年为36336吨,相当于1970年的19倍。1985至1989年,年均保持在35000吨左右。

  吴旗县化肥使用时间较短,但在施用技术上发展较快。70年代前,由于不懂施用技术,只是随便草草撒入田中,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,有的甚至出现烧苗等相反作用。70年代后期,农业生产技术相对提高,化肥除作追肥外,也作基肥种肥用。到了80年代,依照“两法”种田的要求,实行了以地定产,以产定肥、氮磷结合的办法。一般垄沟亩施15公斤碳铵,15~20公斤磷肥;水平沟亩施碳铵15公斤,磷肥15公斤。并在农作物生长期间,根据长势,结合降雨或浇灌进行适量追肥。追肥一般每亩用尿素5公斤或碳铵7.5公斤。另外,有些地块还经常用碳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。